暑期档国剧市场的首秀由《以法之名》拉开帷幕,这部反腐题材的剧集曾一度掀起全民追剧的热潮。然而,当剧情走向尾声,观众的期待本应迎来完美收官,却意外迎来了口碑的急转直下。就在大结局点映之际,“烂尾”一词迅速登上热搜,观众们的猛烈吐槽如潮水般涌来,直接将导演傅东育推上风口浪尖,迫使他公开反思。他坦言,剧中存在“开篇节奏缓慢、剧情冗长拉扯、演员选角失误”三大主要问题,态度诚恳,诚然值得肯定。
然而,当我真正看完大结局后,只能用“荒唐”来形容,坦白说,这是我今年见过最令人失望的结尾。许多观众,包括我自己,最渴望的莫过于一个圆满且合理的结局。特别是万海一家人的故事令人揪心——万潮经历了无数打击,毅然对抗黑社会,终于被救出躺在病床上时,听到万海那句“我很想你,我在外面等你”,那一刻泪水几乎夺眶而出。但令人痛心的是,万潮最终等待到的,竟是万海的尸体。谁能想到,关押了一整部剧的万海,竟在最接近真相与清白的关键时刻惨遭杀害。
展开剩余86%不久前,郑雅萍带着满腔正义感的张文菁探视万海,表明将彻查案件的坚定决心。万海更是暗示监狱监控存在内鬼。郑雅萍当时明白万海的提示,甚至偷偷查看了监控画面,并保证一定会保护万潮。那一刻,我以为专案组终于开动脑筋,准备全力保障证人及家属安全。没想到,这段戏戛然而止,郑雅萍之后竟如失忆般,没有向领导报告任何情况。
在洪亮理清“一·三·一枪击案”后,和郑雅萍前往监狱讯问万海。就在万海即将说出关键人物江旭东名字的前一秒,监狱主任及时出现,称洪亮的老丈人来电,催他出去。万海听闻江旭东被提及,明白这是保护伞的警告,选择沉默,只答应书面汇报。谁料,刚写完题目,转头就被下药毒害。真是讽刺至极,万海不死不活,偏偏在案件最关键时刻被害,这不明摆着当“工具人”吗?
万海并非第一次有翻供念头。早在万川矿难时,他就曾试探申诉途径。此时万海案已成铁证如山,若为了防止其态度暧昧而灭口,虽不光彩,却也合情合理。导演却偏偏拍出反向剧情,无疑是在故意激怒观众。
另一个被强行“下线”的人物是乔振兴的弟弟秦锋。洪亮在被熊磊追杀时第一时间给郑雅萍打电话请求保护父母,却又傻乎乎地将自己准确位置告诉秦锋。专案组配备特警,秦锋作为普通后勤警察,却被导演硬生生安排上前线演“孤胆英雄”,还打造出“我亲手抓回逃犯”的悲壮宿命。更荒谬的是,秦锋竟打不过从小养尊处优的混混,受了多处刀伤,剧情合理性遭严重质疑。面对鲜血直流,秦锋嘴硬催洪亮赶去追陈胜龙,洪亮却毫无紧迫感,甚至未做基本止血处理,令人无语至极。
最终,警车和救护车赶到,洪亮全程躺地用手机,一副无动于衷的样子,弹幕炸锅催促他发声救援,然而他却始终沉默,秦锋最终死于昔日暗恋女孩面前,遗憾未能安息。导演这番虐心操作,实在毫无怜悯之心。
大结局中,陈胜龙、熊磊、禹天成和江远等人结局虽然在意料之中——毕竟他们人性泯灭,涉及多起命案,死刑都显得不够严苛,但导演对此处理却极为敷衍,仅用黑底白字简短滚动说明。禹天成甚至被捕前悠闲刷手机,态度轻佻,令人生厌。
程子健的招供更是令人哭笑不得。面对陈胜龙,他高喊要做人上人,誓不背叛对方。可大结局中,因李人骏妹妹的一句“你爱过我吗”,他当场崩溃认罪,这样的心理素质竟然还能策划复杂案件,简直令人难以置信。
相比黑社会头目的处理,保护伞们的结局则显得极其轻描淡写。李人骏被撤销检察长职务并调离司法系统,妻子柳韵被降职,这对夫妻虽愚蠢却未真做大坏事,处罚尚算合理。可作为最大保护伞的江旭东,却只判十年有期徒刑。无论掩盖车祸、枪击案,还是制造假死事件,均离不开他。让人难以接受的是,他不但未被判死刑,甚至还有表现良好可减刑的余地。
江旭东的“一把手”兰景茗更离谱,私下暗示孙飞接手乔振兴案,差点毁了一个正直检察官的声誉。推动万海案迅速成铁案背后,也有她的影子。结果兰景茗不仅未获刑,还被留党察看,实在荒唐至极。
其他保护伞中,孙飞被判无期徒刑,姜红军和温琴分别获十六年和八年刑期,谢鸿飞则选择自杀。更令人发笑的是,被王华山指使给万海下药的护士仅判十二年,而王华山本人却利用假护照逃往国外。如此天壤之别,不禁令人怀疑:越是高层保护伞,越是“安全”,因为他们只需指示,不用亲自出手,自然难以抓到把柄。
此外,两个下属干部都未被清理,许言午竟无任何交代,连渎职都构不成?与那些为正义牺牲生命的检察官和警察相比,这些保护伞的结局简直太轻了。
看完大结局,最令人无语的便是洪亮。作为十一部检察官,职责本应是刀刃向内,开局导演用王景春背责事件强调执法公正,结尾却玩起因果循环。明知道谢鸿飞是关键证人,洪亮面对对方情感攻势却软了心。郑雅萍强调这是纪律,洪亮却说十一部还得“灵活机动”,结果“灵活”到谢鸿飞自杀,真是让人哭笑不得。
洪亮私自接触案件相关人员已经吃了亏,回家向老丈人摊牌,又独自前往矿场找陈胜龙,不通知任何人,纯粹个人英雄主义。专案组打伞行动虽然成功,却以秦锋生命为代价。更关键的是,陈胜龙手机里的录音均为当事人不知情的偷录,这样的证据能否定罪众多嫌疑人令人怀疑。
洪亮妻子早从江旭东口中得知真相,包括江远车祸案,她作为知情者却未承担任何法律责任,甚至与洪亮未离婚。一家三口还其乐融融,回老家与双方父母同住,这样荒谬情节令人唏嘘。
郑雅萍作为小组组长,在大结局中却沦为工具人,最后在群众中为洪亮鼓掌叫好。洪亮屡犯纪律错误,却深受组织器重,郑雅萍则辛苦无果。导演这安排,真的合情合理吗?
总结来说,看完《以法之名》的大结局,我心中只有两个字:失望。剧情拖沓、注水观众还忍了,但如此烂尾,令人无法接受。专案组调查势头虽猛,但关键线索全靠反派内讧和自曝。陈胜龙为夺矿制造矿难、王彧欲成污点证人、陈胜龙保留录音,都是黑帮内部矛盾导致。只要他们脑子清楚,《以法之名》根本不可能有这样的结局。
傅东育导演若想与观众在下一部作品中重逢,恐怕得回炉打磨几年。你怎么看这部剧的大结局?
发布于:福建省冠盈配资-炒股咋加杠杆-正规的配资平台-正规配资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